1. 图片网
  2. 胡苏

胡苏的写真照片

胡苏的生日是1915年10月03日,出生于中国浙江省镇海。

胡苏1915年出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家里穷得经常缴不起学费,但他学习很用功,广泛阅读书籍。14岁时缀学,到上海当学徒。1934年,他与友人组织了宁波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并组织了时代剧社,排演了《放下你的鞭子》等话剧。1937年,他来到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毕业后,创作了《好日子》等独幕剧。1939年,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戏剧系教员,后在冀中火线剧社任副社长,这期间,他创作了“自己的书”、“母亲”等颇有影响力的多幕和独幕剧三十多个。1949年后任河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等职,长期的农村生活,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1951年,调到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任编剧,开始系统地学习、探索电影剧本创作艺术的理论与技巧。1956年,调至长春电影制片厂。1958年,与方荧合作创作反映农村生活的影片《女社长》。并将梁斌同名长篇小说《红旗谱》改编成电影剧本。1959年,与吴天、王滨合作将话剧《双婚记》改编成电影《换了人间》。这期间,还创作了独幕话剧《闺女的心》(1953年)、四幕话剧《敲钟的人》(1964年)等。八十年代,还写了剧本《海风寄语》、《父女情》。曾任长影厂副厂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等职。



胡苏,中国电影剧作家。原名谢相箴。1915年出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家里穷得经常缴不起学费,但他学习很用功,广泛阅读书籍。14岁时缀学,到上海当学徒。1934年,他与友人组织了宁波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并组织了时代剧社,排演了《放下你的鞭子》等话剧。1937年,他来到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毕业后,创作了《好日子》等独幕剧。1939年,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戏剧系教员,后在冀中火线剧社任副社长,这期间,他创作了“自己的书”、“母亲”等颇有影响力的多幕和独幕剧三十多个。1949年后任河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等职,长期的农村生活,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素材。1951年他调到中央电影剧创作所任编剧,1956年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任编剧。他创作、改编并已拍成影片的电影文学剧本有:《女社长》(与方荧合作)、《红旗谱》、《换了人间》(与吴天、王滨合作)、《万木春》(与潘青合作)、《北斗》,他还写了话剧《闺女的心》、《敲钟的人》等。<br><br> 他的创作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结构完整,情节曲折,层次分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在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剧本时遵循“取精用宏”的原则,即取原著之精华部分,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去丰富原作,进行发挥。《北斗》是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展现出陕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其中以陕北民歌最有特点,该剧本搬上银幕后,荣获1979年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八十年代,他还写了剧本《海风寄语》、《父女情》。他还曾任长影厂副厂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吉林省分会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等职,1986年11月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