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网
  2. 李少白

李少白的写真照片

李少白的生日是1931年07月01日,出生于安徽太和县。

1950年,被分配到重庆西南大区影片经理公司工作。1951年底,在《大公报》上发表《谈苏联影片》,从此开始在报纸上发表影评文章。1954年,调到北京电影发行总公司宣传处工作,参加公司的选片工作,并撰写了大量关于《罗马11点钟》、《没有留下地址的信》、《马路天使》、《南海潮》等国内外影片的评论文章。1956年,被《文艺报》聘请为电影方面的评论员。1957年,调到影协。1958年,调到电影协会电影史研究室,参加了《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二卷)的编写工作。此后,着意于电影理论和电影美学的研究。1978年后,发表大量理论文章及书籍。如《谈影片故事性》、《论电影人物形象塑造》、《中国电影历史及理论》等。近年来,还参与了大量的关于电影的专题片的监制工作。



李少白,1931年7月1日出生于安徽太和县的一个偏僻乡村,他的中、小学朝代在战争的动荡中度过,其父是皖北一带有名的医生,其刻苦,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李少白产生很大影响,使李少白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学习,对他后来从事电影理论研究影响颇大。<br><br> 1949年,李少白弃学从军,1950年被分配到重庆西南大区影片经理公司工作,那时公司除放映国产片和苏联片外,还接收了大量美、英等影片,这样使李少白对影片有了比较广泛的接触,开始了对电影的学习和钻研,1951年底在《大公报》上发表《谈苏联影片<起死回生>》,从这时开始,他经常在报刊上发表影评文章。<br><br> 1954年李少白调到北京电影发行总公司宣传处工作,还参加公司的选片工作,这一时期他又撰写了大量关于《罗马11点钟》、《没有留下地址的信》、《马路天使》、《南海潮》等国内外影片的评论文章。1956年,他被《文艺报》聘请为电影方面的评论员,1957年他调到影协,1958年调到该会电影史研究室,参加了《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二卷)的编写工作,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工作,1963年,我国第一部电影史终于问世了。此后,李少白着意于电影理论和电影美学的研究。1978年后,李少白发表大量理论文章及书籍。如《谈影片故事性》、《论电影人物形象塑造》、《中国电影历史及理论》,李少白一面从事中国电影史和电影艺术理论的研究,一面带电影研究生和博士生,他是我国唯一的电影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他还参与了大量的关于电影的专题片的监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