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网
  2. 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赫本的写真照片

奥黛丽·赫本的生日是1929年05月04日,出生于布鲁塞尔。 她身高170cm。 她体重50kg。

  英国女演员,比利时银行家的女儿,自幼勤习芭蕾舞,早年从事模特儿和舞蹈工作,也在英国学过表演。1951年在百老汇演出歌舞剧《金粉世家》之际,为大导演威廉·惠勒赏识,被提拔担任《罗马假期》女主角,随即成为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赫本的清新纯洁气质迅速风靡全球,其发型和打扮都成为流行时尚。1968年她与演员米尔·法拉离异后,再嫁意大利一名医师,十年后分离。晚年主要投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活动,救灾济贫不遗余力。


家庭:父亲是一名富裕的英国银行家,母亲是一名荷兰女男爵
发色: 棕色
爱好:芭蕾
最喜爱的颜色:白色
最难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
最难忘的事情:获得奥斯卡奖
自我表演评价: 我从来没有什么伟大天才或高超技艺,但无论如何,我做出了贡献!
经朋友介绍,赫本前往应试。十八九岁的她,长得文雅秀美、亭亭玉立。两位导演先后接见了她。
导演林登后来回忆说:“奥黛丽·赫本小姐光彩照人,愉快、亲切,很有教养。她象小鸟似地叽叽喳喳,讲她的芭蕾舞训练。
记得当时我对助手说“快来!你看见过一个会走路的梦吗?我看见了。”另一位导演则极力证明,是她第一个发现了奥黛丽.赫本:“她走进我的办公室,说她是学芭蕾的,要找个工作。
我向她解释说,我不拍音乐舞蹈片。不过,我继续和她谈话。不知怎的,我被她那新鲜、开朗和难以置信的微笑吸引住了。
她的小圆脸上一对大而明亮的眼睛使她成了一个小太阳!最后,我恍然大悟:她就是影片中要用的人。
我就对她说,我要让她担任一个角色。而她却回答说:不过,我不是演员啊!你会失望的。
我和她签订了合同。”
这部短片,虽然再也没有听人说起过,但赫本却第一次跟演电影打上了交道。她体会到拍片的激动和乐趣。
这件事也许正是她以后辉煌从影事业的开端。
中国观众熟悉赫本,是从《罗马假日》开始,
赫本辉煌事业的开端,也通常自《罗马假日》算起,这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对她有着特殊的意义。
就在赫本被挑选为《吉吉》一戏的主角时,在伦敦,挑选《罗马假日》饰公主的演员的工作正在进行。
起初,导演打算邀请名演员琼·茜蒙丝主演该片,但琼想换换口味拍歌舞片,因而予以婉言拒绝。
于是,导演决定采用电影《乱世佳人》公开招聘女主角郝思嘉的扮演者的办法来挑选演员。
这部片子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好莱坞的著名导演威廉·惠勒执导。
赫本本无心去参加女主角的角逐,一来她已决定演《吉吉》,二来《吉吉》一拍完她就准备结婚、成家立业过日子。
所以她对《罗马假日》毫无兴趣。后来男爵夫人一再劝说,没办法,她才不得不去敷衍一下,即使选不上,她也会满不在乎。
测试选用的一组戏是:公主穿着睡衣,在一张大床上做仰卧起坐。赫本柔软得象只小猫,将双臂伸向装饰美丽的天花板。
在此之后,她又极其自然地、孩子气地完成了一系列规定情节,当她做这些动作时,一架摄影机正悄悄地对着她拍摄,而她却全然不知。
无论从现场还是从胶片上看,效果都是理想的。她当选为公主的扮演者,和派拉蒙公司签订了合同。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赫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 这一结果对她的一生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当时演记者的男主角已定下来,是好莱坞的著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1952年5月,《吉吉》演出刚一结束,派拉蒙公司就要求她赶到罗马,参加拍摄。
《罗马假日》的拍摄是一个苦难的历程。因为一切都是实地拍摄,所以得清除人行道,把行人赶走,光这项工作就差点把副导演和制片主任累垮。
因此,工作进展很慢,难题多。有时为了重复拍一个镜头,一个下午要干上60回,赫本有点承受不了,但她并不怨恨,她也力求完美 不过导演为赫本也尽力克制自己,他用一切办法提高她的自信心,让她感到轻松愉快。
他告诉她说,她必须忘掉自己是在演戏,应当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公主。
拍摄工作最终还是圆满完成了。
1953年8月20日,赫本飞往伦敦参加《罗马假日》的首映式,然后又飞往威尼斯参加威尼斯电影节。
在美国,也为《罗马假日》的上映开了公众招待会。
该片在全世界获得了极大成功。
在日本,这部片子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赫本后来成为日本人心目中的偶像。赫本片中的短发型一下子成了国际流行发式。
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罗马假日》是同期上映影片中最走红的一部。
一时间,赫本成了国际知名人士,全世界都在播放她的新闻片,电视台用黄金时间赞美她。
大量的报纸欣喜若狂地赞美她的美貌、活力、妩媚、典雅,人们称赞她是继嘉宝和褒曼之后的最佳女演员。
因主演《罗马假日》,赫本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
依照惯例,凡获该奖提名者,全得出席该奖的终评颁奖仪式。
此届颁奖仪式1954年3月25日在洛杉矶和纽约同时举行。
全美广播公司电视网将两地联成一个有机整体。
通用汽车公司出资27万美元买下了在颁奖仪式过程中做电视的权利。
这一天,赫本在纽约刚演出完《美人鱼》,谢幕完毕她就一头钻进一辆出租车。在一名警察护送下直奔颁奖现场--世纪剧院。
她感到体力不支,加上希冀、盼望、焦虑、恐惧,那天晚上的一切对她都好像是一场梦,一切印象都是模模糊糊的。
在出租车上,她换掉了戏装,一下车,她穿过剧场外庞大的影迷群,她一路小跑,后面跟着男爵夫人。
穿过门厅,那里簇拥着大批记者和倾慕者,闪光灯不断地发出耀眼的光。
她马上躲进化妆间去洗脸上的油彩。那些性急的记者和摄影者们等了五分钟便不耐烦了,把门拍得震天响。
无奈,赫本只好先放他们进去拍上几张。赫本步入会场时,电视屏幕上正播放着远在墨西哥的主持人贾莱·古柏宣读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名单。
赫本找了个位置坐下来,接着看到古柏拆开一只信封,抽出一张什么也没有的纸条,做出宣读获奖者的样子,
赫本内心怦怦直跳,她紧咬指甲,紧张地期待着最后的结果。只见世纪剧场的司仪走上舞台,宣布道:“获奖者:奥黛丽·赫本。”
赫本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一片欢呼声中,她从座位上一跃而起,跑到舞台侧翼,
由于过度兴奋,本应向右,她却向左跑去,司仪赶紧把她招呼到舞台中央来,在抓住奖品的当儿,她差点和司仪撞个满怀。
她接过金像说了一句话:“这真有点让人受不了。”又说了几句官样的感激话后,她就逃离了舞台。
然后是到记者招待会去。赫本由于乐极发呆,竟把金像给弄丢了。她记得是放在什么地方来着,但谁也找不着它。
这样,她拍照的时候就没法拿着金奖了。有人拿出另一个让她拿着。最后,她的那一个竟在女厕所里找到了。
可惜的是,10年后的一天,赫本在外地排戏期间,小偷溜进她的家,偷走了这一座金像。
此刻,赫本兴奋得发抖,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完全没有了平日的冷静。
她吻学院院长琴·赫肖特时,本应吻面颊,赫本却吻了她的嘴唇。不过还算幸运,总算平安地回到了家。
她不能入睡,一夜出神地摇来晃去,闹得她母亲男爵夫人也一夜没睡好 几天以后,赫本又听到一个好消息:她荣获美国戏剧年度奖--托尼奖。
从此以后,荣誉对她纷至沓来。事实证明,此时赫本已处于事业的顶峰。
自1948年她拍第一部40分钟的短片以来,仅仅五六年时间内,她就获得如此殊荣,实在是很了不起的,也的确“真有点让人受不了”。
赫本虽然在事业上一帆风顺,红极一时,但在婚姻生活却比较曲折,且极为隐秘。
这位大明星同任何一位普通妇女一样,渴望有一个“安乐窝”,渴望宁静幸福的家庭生活。
刚刚21岁左右,她恋爱了,那幸运的男子叫詹姆斯·汉森,29岁,英国人,出身于富裕的卡车制造业家庭,将来是家庭事业的继承人。
他为人诚实可靠,性格坚强,业余爱好狩猎,骑射和捕鱼。赫本觉得,汉森是她理想的丈夫,会成为她的依靠和保护人。
然而,这个时候赫本正在拍《蒙特卡洛宝宝》,正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所以这一事情在赫本心里是矛盾的:
同汉森结婚,就意味着放弃影剧事业。何去何从?赫本心神不定。
男爵夫人态度十分明朗,她对女儿说:“必须以事业为重。你不能生活在除了卡车就是马匹和猎狗的世界里。”
尽管母女为此经常争执不休,但赫本还是有自己的主见,她需要成家立业,需要有一个人来保护她。
于是在《吉吉》首演四天后,她还是和汉森宣布:《吉吉》一拍完,他们就结婚。
然而随着《罗马假日》的完成并获得巨大成功,同时拍完后她还得立刻参加话剧《吉吉》的巡回演出,戏票已全部预售出去。
她很想飞往加拿大去看汉森,但却抽不出时间来。
这个时候,赫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自己根本不可能放弃已经上了路的电影事业,她与汉森的关系,至少是目前已经谈不上结婚了。
同时,男爵夫人仍然坚持反对女儿和汉森结婚,继续对她施加压力。
最后,赫本终于放弃了战斗,彻底投降。
在《吉吉》的芝加哥首演式上,赫本宣布说,她与詹姆斯·汉森的一切全都过去了。
而这个时候,可怜的汉森还在做着他的结婚计划呢!年轻美丽、纯洁无暇的吉吉,终于因为在罗马的假日而了结了她的初恋。
然而生活中的吉吉仍然在追求向往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第二年,她主演《龙凤配》,在剧中,她饰演一个受到老板两个儿子爱恋的司机之女。
在拍摄之余,扮演哥哥的著名演员汉弗莱·鲍嘉公开不喜欢赫本,而弟弟威廉·霍登却和鲍嘉相反,热烈地爱上了赫本。
霍登当时是一名名演员,曾因主演《十七号战俘营》而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此刻正处于事业的颠峰。
威廉·霍登是个男子气十足的人,身材魁梧、匀称,有一双拳击家的手,同时也有一股叫人不放心的味道。
他狂热地爱上了赫本。他爱她的娇弱、优雅,爱她的娴静;
而她则被他的男子气概,他那双仁慈的、深深注视人的眼睛,他的苏格兰式的皱眉和他身上香烟气味深深迷住了。
结果是不可避免的,爆炸似的恋爱发生了他们在片中默默深情,在一起听音乐、喝茶,也曾一起骑自行车环城绕游,侃侃而谈,互相倾吐心中积压的恋情。
他们嬉笑自乐,爱情的种子不自觉地发芽生长着然而,霍登结婚多次,当时家里仍有妻子、一个成年的女儿和两个儿子。
不过,关于这段恋情,朋友们认为是霍登有沾花惹草的倾向,使他搅乱了赫本的心。不管怎样,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
赫本决定不再与霍登往来。圈中人分析,赫本富于理智,即或堕入情网,她也不曾有和霍登结婚的打算。
即使霍登的婚姻已经发生危机,她也不会去做一个破坏他人家庭的人,何况还要同一个成年女孩、两个男孩打交道 她明白,孩子们会怨恨她,社会舆论会谴责她,她可不愿意卷入这种下贱的事件中;
再说,霍登的性格太喜欢游历,这样,若是结了婚,两人会经常分离,这是赫本所反对的,也是当初她和汉森割断恋情的根本原因。
渴望一个安静的家一直是赫本所终生向往的,她希望有一个稳固的婚姻,而和霍登这样的人结婚,则前途迷茫。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赫本想要孩子,她十分想要一个孩子,而霍登已丧失做父亲的能力,《龙凤配》终未能在生活中做成美妙的龙凤梦。
然而事隔不久,1953年8月20日,在伦敦《罗马假日》首映式结束后的晚会上,一个深色眼睛、高颧骨、下颌轮廓清晰美丽的男子向她走来,他,就是格里高利·派克向赫本介绍的他的朋友、导演、演员兼作家米尔·费勒,赫本看过他演的电影,对他的演技十分敬佩,出乎费勒意料的是,赫本对他的作品了如指掌。
费勒当时35岁,高瘦的身材,脸长得像16世纪大画家格列柯,如雕刻出来的一般。他在击剑上很有两下子,同时又爱好网球。
他明智、善于体贴人,他在好莱坞的威望很高,甚至超过他的领导人。但由于他太多才多艺,涉猎面太广,分散了他的精力,使他在某一方面不能跃居首位。他终日忙忙碌碌,从不休息,永远处于高频率。
费勒的父亲是西班牙人,母亲是爱尔兰裔美国人。
费勒曾在普林斯顿上大学,二年级时迷上话剧,遂中途辍学,上墨西哥写了第一部小说,后在百老汇表演舞蹈,舞艺相当好。
他干各种各样的工作,而且都有所成。
然而,当他的事业在百老汇发展之际,他患了小儿麻痹症,右臂因之萎缩,他握着熨斗拼命锻炼,硬是使右臂恢复了正常。
随后他来到了好莱坞,搞银幕测试指导,最后因在《失去的分界线》中扮演一名黑人医生获得成功。
然而,费勒在银幕上的形象严峻有余而温暖不足,总不能唤起女影迷罗曼蒂克的幻想。
但是,在晚会上,他与赫本一见钟情,赫本喜欢费勒的机智、幽默和好看的外表,对这个具有领袖风范的人物有了依恋之情,
她对费勒说,希望能有机会和他一道演戏,请他挑选剧本。
于是就有了话剧《美人鱼》,赫本和费勒分别饰演一对相恋的年轻水妖美人鱼和英俊的游侠骑士,在舞台上,费勒向赫本倾诉衷肠,而在实际生活中,他也向她狂热地求爱,该剧后来拍成电影,也相当成功。
两人的爱情之花也越发芬芳吐艳。
1954年9月25日,他们在瑞士美丽的卢采恩湖畔一个小教堂举行婚礼。
那儿是世界上最豪华最文明的山区休养地之一,幽静、舒适、豪华、美丽,又能避开新闻记者。
夜里,除了偶尔从卢采恩渡口传来轻柔的絮语声外,只有牛群轻柔的铃声,新婚夫妇感到惬意极了。这是一对幸福的夫妻。
赫本尽管一夜之间曾了大名鼎鼎的人物,虽然她的天才远远超过丈夫,但她处处抑制自己,小心谨慎,给了费勒无私的爱,尽量使双方都幸福和满足。她渴望家庭稳定,幸福长久。她想到,同在电影圈的夫妇由于不在同一部影片担任角色时,往往被分离在不同的地区甚至不同的国家,而这时大部分人难免出些桃色新闻,所以,电影演员的婚姻往往不很牢固,鉴于此,赫本向代理人提出要求,让他保证:她担任的角色必须符合一个条件,即不离开费勒费勒也对赫本处处保护,维护她的形象,设法使她免受新闻界的伤害。
他还专门为她编导了一部片子《绿色大厦》,片中的女主角玛丽纯洁、完美,具有人类少有的优秀品质。不用说,这正是费勒心目中的赫本。
这部电影是两人爱情之光的折射。然而,可惜的是,它却成了赫本一生中唯一不成功的片子,当然这要归因于费勒。
他还对赫本体贴入微,赫本两次怀孕,都因其身体太弱,臀部和骨盆过窄之故而两次流产。
这个时候,费勒都无微不至地关怀保护,用男子汉的爱情控制她,用自己的思想和欲望感染她,使她从痛苦中逐渐解脱出来。
无论什么时候,赫本生病或不适,费勒都永远在她身边,当时被誉为“形影不离”的夫妻。
婚后第5年,两人有了一个男孩,取名西恩。
然而,这一对夫妻,从许多方面来看,都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
赫本对费勒忠贞不渝,温柔体贴,而费勒却对赫本控制得很严,且过于维护自己的男性权威,有时甚至是简单地凭直觉行事。
他们的一个朋友评论说:“费勒对奥黛丽好像有一种统治的权利,我觉得他所表现出的男子汉气概比一般人还要强,他对她那么生硬,说一不二,使旁观者都难以接受”。
他们的关系即使在最轻松愉快的时刻,也有某种程度的紧张。
还有一点,作为一个国际知名人士和影坛巨星的丈夫,费勒不愿做她事业的陪衬和保护人,更不安于个人事业的暗淡。赫本力图忍让和克制。
然而,尽管“她为挽救他们的婚姻关系以做了所能做的一切”,尽管曾许下宏愿,要为影视界众眷属树立榜样,与费勒白头偕老。
但是,使人无法抗拒的是,在结婚10年后,他们最终还是在拍《窈窕淑女》期间出现了裂痕,
赫本逐渐意识到一个早已存在的事实:费勒对她的控制多于爱;费勒对她不忠的行为时有发生。赫本终于明白,她的白头偕老梦完全只是一相情愿。
1968年秋天,这对夫妻在瑞士相聚了,此间,赫本又经历了一次流产,这次流产像不祥之兆笼罩着他们的婚姻,至此,赫本与费勒的婚姻关系完全结束了。
赫本对此十分痛苦、失望,她说:“我一直尝试,极力想保住我们的婚姻,但太难、太难了。干我们这一行,常常要表演热烈、爱抚,有时就不免假戏真做。在这个圈子里,婚姻真难维持啊!请你相信,我是把婚姻、家庭生活放在第一位而把事业放在第二位的。”本是一个坚强而热爱生活的女性,37岁的她,虽不乏青年女子的活力,却脱尽了少女的稚气,她出落得越发妩媚动人了。
她的性格开朗,落落大方,胸中洋溢着爱的萌动,她已准备好去迎接新的爱情。
1968年金秋时节,赫本决定独自到希腊做一次休息旅行。在蔚蓝色、发着粼粼波光的爱琴海上,一艘豪华的游艇平稳地行使着。甲板上,赫本正与煤油大王、百万富翁保罗·威廉及其富有魅力的妻子奥林匹亚·托罗西娅观赏希腊神话传说中美丽的岛上风光,这时,一个高个子、金发碧眼、俊美的男子引起了她的兴趣。他是年仅30岁的意大利精神病学者安德列·多蒂医生,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多蒂家族,他生长在罗马,当时正在罗马大学执教,同时也与人一起开业行医。多蒂诙谐、生机勃勃而讨人喜欢,赫本成熟、妩媚、温柔而迷人。
赫本与年轻漂亮的医生一见钟情,爱情像火药似地爆炸了,赫本不顾一切地投入到了这炽热的爱情之中。圣诞节前夕,赫本与费勒办理离婚手续,此事办得极其谨慎、保密,目的是不想在社会上引起喧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双方都能将大宗财产保护起来。
离婚手续办完,赫本就到罗马同多蒂及其家人共度圣诞节,同时两人订婚,多蒂送给赫本一枚巨大的保加利亚大钻戒,订婚仪式是两个小时的招待会。
1969年1月18日,婚礼在瑞士举行。
赫本身穿纪梵希为她设计的粉红色针织连衣裙,在嫔相陪伴下,双手捧着一小束花,她显得苍白,但很美。
有趣的是,当多蒂14岁时,看了赫本主演的《罗马假日》,跑回去对妈妈说:“等我长大了,我要娶那个漂亮的女演员。”不想今天却成了事实。
赫本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婚后她完全息影,照料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他们的生活如田园诗般优美,两人的娱乐是看电影、上夜总会和去豪华俱乐部,有时他们去某位伯爵夫人家拜访,有时去高价舞厅去跳舞。
此时,赫本的心中洋溢着满足、兴奋和愉悦:“我又在爱中,又幸福了。……我已嫁给了一个我爱的人,愿意按的日程表生活了。为什么还要重新去工作?去过那种我不想过的生活呢?”
她对丈夫的专业精神病学也发生了兴趣。
可以看出,赫本似乎在爱情面前忘了自己心爱的电影,她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家庭生活的爱和幸福之中。
虽然,意大利、罗马,赫本的成功一生都要感谢这个地方,但是,赫本从一开始就不知道的是:在意大利人的观点里,一个男子不认为他一结婚就该终止他自由的性生活,有一部分人认为在结婚之后有一个甚至几个情妇都是很合适的。多蒂婚后时常弄出许多丑闻,甚至同当时罗马城里最声名狼藉、最妖冶的美女搞在一起。
当时,一份刊物《国家调查》刊登了这一事件:“多蒂是个淫妇的儿子,而奥黛丽却是个圣人。多蒂时常带女人上夜总会。
当奥黛丽在罗马时,他就装得像个天使。当多蒂和女演员、模特儿在一起被人拍照时,多蒂非常狼狈,恨不得把这些女人藏进汽车里。”
这对赫本的打击很沉重,她幸福生活的美梦又破灭了,她的婚姻又一次以悲剧告结束。
赫本别无选择,她已为离婚做好了准备。多蒂对此很恐慌。
他俩决定上夏威夷的火奴鲁鲁去度第二次蜜月,但事实证明这也是徒劳。
这个时候,她终于重返影坛,并与多蒂办理了分居手续。
单身的凄苦和晚年的孤寂使赫本很想找一个男子做生活伴侣。朋友们对此很关心。
其中一个好友为她介绍了一个男子——英俊的演员罗伯特·沃尔德斯。罗伯特适逢妻子亡故,他的亡妻是声誉卓著的好莱坞影星曼尔·奥伯朗。
两人一见面彼此就被吸引住了。
赫本在外形和气质上都使罗伯特想起亡妻。他们都是身材纤细,高颧骨、吊眼梢;感情都同样细腻灵敏。
赫本与罗伯特两人也都经历过爱情的挫折和痛苦,且两人都是荷兰人,同样的荷兰人气质增加了彼此的吸引力,两人相爱了。
在瑞士这安静、优美的国土上,赫本和罗伯特再次重逢,他们把自己献给了对方。
赫本对朋友说,她终于从她所爱的人身上找回了一个温柔的心灵。
罗伯特在心灵上是温和善良的孩子,需要一种母爱。
而赫本身上兼有护士和母亲的双重品质,从这一点上说,双方都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
1981年,罗伯特走了大胆的一步,他住进赫本在瑞士的家,开始了两人的同居生活。尔后两人正式结婚,赫本与丈夫住在风景优美的瑞士共度晚年。
赫本在罗伯特身边找到了幸福,她辛勤劳碌的一生终于得到了宁静的归宿。
赫本的第二次婚姻,与多蒂的结合使她息影七年,广大观众十分怀念她,电影公司和圈中的人物都希望她能再次出山。
1976年,不安于“贤妻良母”生活的赫本终于重返影坛,与因演007谍报员詹姆斯·邦德而名噪一时的辛·康纳利一起主演《罗宾汉和玛莉安》,影片描写中古传说中随十字军东征归来的农民英雄罗宾汉与离别十八载的爱侣之间的一段深情。
该片的首映式在纽约举行。
当赫本前往出席之前,她非常不安,阔别影坛七年,电影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会怎样对待她?
在首映式之前,赫本还不得不尽快飞往好莱坞,在美国电影学院表彰威廉·惠勒接受终生荣誉奖的仪式上发言。
她朗读了一首自己写的诗,结果博得满堂喝彩,这使她又惊又喜。
接着她又飞往纽约参加首映式。
首映式在广播城市市音乐厅举行,赫本一到,约有6000人向她欢呼,用唱歌的声调齐唱到:“我们爱你,奥黛丽!”
赫本对此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她被人们的热情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说:“看到人们并未对我感到腻味,我很感动。”
然后她再飞往好莱坞,出席该片在西部的首映式,并在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发仪式上担任授奖人。这对电影明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荣誉。
她这回是为当年即第48届最佳影片《飞越疯人院》授奖。
赫本息影七年,感触颇深,但她最难忘的是,好莱坞没有忘记她,电影没有忘记她,广大观众没有忘记她。
她虽然息影多年,但演技并未逊色。
继《罗宾汉和玛莉安》后,她又主演了《血亲》(1979)、《哄堂大笑》(1981)、《直到永远》(1991)。
然而,进入70年代以来,欧美的妇女解放远东日趋高涨。妇女不再满足于做男人的玩物和附庸。她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和男人一样工作奋斗。
近年来不少女演员成功地塑造了这种新女性的形象,很受欢迎。
相比之下,赫本复出后仍然跳不出天真无邪、活泼善良的少女形象,这就不能不给人一种落伍、怀旧的感觉,令人感到哀叹、惋惜,
这也是她重返影坛后所拍四部影片均不很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无论如何,奥黛丽·赫本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
她在黄金时代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正如她自身一样,留给人们美好的印象太强烈了。
她在电影史上所占的独特的一页,是不会被岁月所抹掉的。
1991年4月22日,美国林肯中心电影协会向赫本授予荣誉奖,该项奖自1972年起每年向全世界最资深望重的艺术大师颁发,获奖者先后有卓别林、劳伦斯·奥立弗、伊丽莎白·泰勒、詹姆斯·史都华等影界巨星,这是对赫本影坛生涯以及非凡演技的崇高褒奖。
赫本晚年,仍然老骥伏枥,为公益事业发着光和热。她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在这个职位上,她不时举办一些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并不时造访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孟加拉等亚非拉许多国家,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爱戴和欢迎。
1992年底,她还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
然而不幸的是,赫本因患结肠癌,于1993年1月20日在瑞士洛桑的家中去世,终年63岁,一代巨星从此陨落。
一个美丽人生的结束
纯情、美丽和清新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但是人们不会忘记她,她的纯情、美丽和清新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一个美丽人生的结束. 纯情、美丽和清新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影视作品:
《惊才绝艳》1932年
《小妇人》1934年
《艾丽丝-亚当斯》1935年
《苏格兰的玛丽》1936年
《抚育婴儿》1938年
《假日》1938年
《费城故事》1940年
《萨布瑞娜》1954年
《战争与和平》1956年
《滑稽的面孔》1957年
《下午的爱情》1959年
《绿色公寓》1959年
《孩子们的时刻》1962年
《字谜》1963年
《愤怒的巴黎》1963年
《窈窕淑女》1964年
《修女的故事》1959年
《蒂法尼的早餐》1961年
《等到天黑》1967年
《罗宾和玛丽安》1976年
《血统》1979年
《总是如此》1989年

奥黛丽·赫本演出的电影